• 预约挂号
  • 官方微信

严谨 求实 卓越 创新

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保健、预防、康复、急救、健康检查、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

健康科普 | 高温天气,谨防热相关疾病!

2023-07-07 来源:浏览量:366

近日,全国多地频发高温预警,高温高湿天气,稍不注意就会有中暑风险,甚至可能会出现要人命的“热射病”。温猛升,因脑血管意外就医的患者也明显增多,轻微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(TIA),严重的直接引发脑梗塞、脑出血。那么,高温天气之下,如何预防热相关疾病发生?一起来看看吧!


问:高温热浪带来哪些身体健康风险?



《高温热浪等级》(GB/T 29457—2012)将高温热浪定义为气温高、湿度大且持续时间较长,使人体感觉不舒适,并可能威胁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、增加能源消耗、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天气过程。高温热浪可直接引起热疹、热水肿、热晕厥、热痉挛、热衰竭和热射病等热相关疾病。

流行病学研究发现,炎热的天气会增加脑卒中住院和死亡的风险,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。具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等脑卒中高危人群更容易发生脑卒中。夏天空调的普遍应用,使得室内外的温差增大,更容易出现血压的波动,忽冷忽热的温度变化还会使脑血管反复收缩、舒张,再加上老年人脑血管本身动脉粥样硬化,容易造成脑部血液循环不畅,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。

高温热浪还可加剧循环、呼吸、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;引发严重肺部疾病;造成肾功能急性下降,严重时导致肾衰竭;还可引起精神与行为障碍,引发认知障碍、焦虑、抑郁等系列精神疾患,进而导致事故伤亡事件增加。高温热浪期间过多暴露于高强度紫外线辐射,还会对皮肤和眼睛产生不良影响。


问:哪些人群受高温热浪影响最大?



高温热浪健康防护的重点人群主要有三类:

第一类为敏感人群,如儿童、孕妇、老年人等人群;

第二类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,如循环系统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、精神与行为障碍、肾脏疾病及糖尿病等患者;

第三类为户外作业人员,如农民、建筑工人、环卫工人、快递员等人员。

老年人: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,机体散热不畅。
婴幼儿:婴幼儿的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,体温调节功能差,皮下脂肪又比较多,对散热不利。

孕产妇: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,身体虚弱,如果长期逗留在通气不良、温度较高的室内,就容易中暑。

心血管病病人:炎热天气会使心血管病病人的交感神经兴奋,加重心血管的负荷。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,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,所以容易中暑。

糖尿病病人:糖尿病病人的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,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,仅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,容易中暑。

感染性疾病病人:一患些感染性疾病的病人,因为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,让机体产热加速。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一些物质,使血管痉挛收缩,更不利于散热而容易中暑。

营养不良的人:因为营养素的缺乏导致血压下降,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而影响散热。还容易因反复腹泻,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,而发生中暑。

儿童、孕妇、老年人等敏感人群,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人群在高温热浪下需加强自身防护。户外作业人员的高温热浪健康防护需重点关注。


问:高温之下,该如何防控健康风险?



1.出现了先兆中暑的情况,要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阴凉、干燥且通风的室内环境中,最好在有空调的环境中进行治疗,同时将患者身上潮湿、紧致的衣物进行清除及擦干身上出的汗液;

2.对于清醒的中暑患者需及时给予体液的补充,例如可以喝冰镇糖水、冰镇盐水等;

3.严重的中暑患者需在院前进行一定的物理降温,例如用冰块进行前额部、腋下部、腹股沟区的外敷;

4.年老体弱、哺乳期女性,还有慢性病的病人,要改善一下居住环境,加强通风及降温;

5.关注气象条件,对于高温预警的气候条件,避免长时间户外工作及缩短工作时间。


问:日常生活还需要注意哪些?



1、夏季劳动及体育运动尽量安排在早晚期间,并适当延长午睡时间,确保睡眠充足,劳动、运动期间注意劳逸结合,适当休息;

2、要及时的补充水分、盐分,多准备一些冰盐水、绿豆汤等,少喝饮料,确保体内水分、盐分充足;

3、饮食不宜太过清淡,夏季人的活动时间较长,出汗多、消耗多,需要适当食用鸡鸭鱼肉蛋等营养食品,补充体内营养;

4、防止过度疲劳,保证休息睡眠时间,保持室内通风,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能太大,尽量不要超过5度; 

5、生活中多准备一些防治药物,如人丹、十滴水、清凉油、风油精、藿香正气水等。